实习周记4.8

酥酥 发布于 2022-04-08 398 次阅读


看了吴老师的课,我才知道什么是教学设计,我们的备课多少有点背课的成分,写教学设计就跟八股文一样,吴特的教学设计虽没有拜读,但是根据上课情况,我总结了以下几个部分,吴特的教学设计一定是结合了教育教学理论和学科内容,明确指向教学目标的设计开发,他在上课的开始就打出了一个王炸,他让学生来复习上节课的知识,学生也不负众望,把上节课的重点脱口而出,实现了学生主体二次教学。另外这节课他让学生进行了课下自学,落实了翻转课堂理念,在课上他只把关键易错点难点进行分析,帮助学生们记忆,吴特的脸上总是面带微笑,他的学生总是敢于试错,因为即使错了,吴特总是会微微一笑再问一遍问题,学生们在思考后自主纠正了问题,很多不成熟的老师一方面缺少互动,另一方面在互动以后如果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为了赶教学进度就自己纠正学生的问题,吴特的课真的是细节拉满,他找学生回答问题以后,自己会重复一遍问题,自己不马上讲是对是错,让同学来判断,绝大多数同学能够跟随吴特的思路走到最后。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的上课方式终于有幸在高中课堂得以显现,老师所做的就像是出了一个又一个填空题,学生自主大胆填空,错了就改,课堂氛围也是满分,而且学生所有的回答他都能接得住,也能够分析学生为什么是这样想的,我这才明白,老师想要的其实就是学生的反馈,而不一定要是正确的回答,正确的回答不可过于奢求,教师也要多做有效互动,少讲无用的问题。尤其是讲图片编码和音频编码部分,准备了两份音频直观且具体,并且和之后的画图展示颜色位数如同双龙戏珠,直接把易错点完全覆盖,很多学生在上课时的确碰到了颜色深度与文件大小的问题,很多同学一开始其实也很踌躇不知道是颜色丰富的图片文件大还是颜色单调的图片文件大(在同样的图像编码前提下),此时只见吴老师微微一笑,自信地道出背后的原因,无论是从公式的角度,还是从之前原理的角度两个文件都应该是一样大才对,这个反转如同一个惊雷,绝对能够被学生所铭记,我们实习老师来上估计就上网找两张不同清晰度的图片草草一比就过了,但吴老师从画图入手,这是就地取材,最原生的技术往往也最直观,学生们也最容易理解。我们实习老师的技术也许先进,但是先进不一定能被学生理解,能成为技术范的老师自然受人推崇,但如果能够围绕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讲信息技术,将一些他们实际看得到摸得到的,那才是能屈能伸。老师还使用长方体来模拟文件大小,学生从长方体的体积来模拟,从中学生来看无疑是非常直观的,但对我们大学生的来说其实就是微积分思想,微积分思想与量化其实本质上是不谋而合的,其实都是对特定采样的量化,吴老师让我知道学科之间是互通的,数学中的微积分与信息技术的采样量化是互通的,吴老师其实在讲采样时候已经在潜移默化传播了微分的思想,也算是帮数学老师带了一节导数的入门课。

吴老师的第二节课是把课和生活完美结合,教材上的课其实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学科与生活课,一种是硬核编程课,必修二里把第一种课程体现的更多一点,但必修一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这一块是与生活联系十分紧密的,也许从应试的角度来看或许出题不会辐射到很多知识点,大多是划划重点就可以过的内容,吴老师放开了课堂,本节课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技术原理来自于生活”越高深的技术越是如此,从防火墙、编码到现在的人工智能无一不是在生活中找到的灵感,这样的课是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课,我们可以不会用高深的大数据技术,但是在21世纪不可以大数据思维,吴老师把课堂完全打开,让学生思考大数据典型应用,举例说明什么是大数据思维,虽然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想要一节课就获得大数据思维着实是有点难度的,同学们要举出例子还是有些难度,但随着生活经验的积累,我想他们能够了解大数据对生活方方面面的改变。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最后更新于 2022-04-18